钦州黄瓜皮

       钦州的瓜皮很有名,传统的瓜皮是一般的腌制,新的瓜皮小吃"一品瓜皮卷"则用瓜皮切成薄的长片,抹上墨鱼胶,再压上咸蛋0,卷包成长筒型,用红椒丝系上,上笼蒸熟,外脆内香,色香味具佳.
       钦州黄瓜皮是精选钦州本地特有的短藤白皮黄瓜经传统方法秘制加工而成,具有嫩脆爽口、酸中带甜、香味浓、口感好、增加食欲等特点,风味独特,是钦州市著名地方特产,是钦州市民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宁弃鱼翅,不舍瓜脆,说的就是产于钦南的黄瓜皮。钦南区那思、那丽、那彭三个镇盛产黄瓜,也因"三那"瓜皮而出名。
       黄瓜皮从风味到用料加工都堪称岭南一绝。目前,国内与保鲜黄瓜皮相似的产品为苏州蜜汁黄瓜、上海酱包瓜,但这两种产品酱味浓郁,已改变黄瓜原有风味,唯独钦州黄瓜皮虽经加工腌制仍保持了鲜黄瓜的风味,具有开胃消腻的独特功能;加工用料十分讲究,精选钦州(三那)地道鲜黄瓜、采用钦州独特的传统方法腌制加工而成。说也奇怪,那丽、那彭镇等周边几个乡镇,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和水土环境,所产的黄瓜与众不同。出了久隆镇地界,黄瓜就有些变种,失去"三那"地产黄瓜特有的嫩脆,也正是难以用外地的黄瓜代替,加工黄瓜的企业有时因为地产黄瓜短缺而不得不待料停产。
       历史的东西让人回味,对传统的发扬光大,也就使这种回味有了新鲜感,钦州黄瓜皮加工独到之处也在于此。钦州加工黄瓜皮早在宋代已十分盛行,如今,经过6个多月的贮存期也能保持原有的色泽、口感、味道,这在同类产品中也是一绝。黄瓜皮已不再是菜市里的咸菜了,进京在春晚的宴会上一炮走红,参加广西旅游美食节捧回了金奖。以其风味独特,成为了驰名区内外的地方特产,走进了两广、海南、上海等大型超市,而且打入香港超市。全国各地来钦州的客商和回乡探亲的钦州人以及港、澳、台同胞,都把黄瓜皮作为土特产带回去,吃过钦州黄瓜皮的外地人有的不远千里托人求购。从咸菜到风味特产,黄瓜皮加工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17家,年制作黄瓜皮3.5万吨。产品远销北京、香港等大城市,产品摆了上各地的大超市。
  • 美食详情
  • 产品参数